日前,姜堰区溱潼镇粮食经纪人陆飞拿到“惠农e贷”30万元贷款,收购水稻有了保障,解决了暂时的资金周转难题。陆飞开心地说:“从申请到放款,自己没跑一步,动动手指,仅花了几分钟时间,这个手机上的‘惠农e贷’真方便。”
“惠农e贷”是农行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专门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创新推出的一款线上化、批量化、实时化、便捷化、普惠化的贷款产品,具有新、快、准、信、简、惠6大优点,贷款期限灵活、纯线上、无担保,操作方便,快速提款,特别适合信用良好、有发展潜力或经营能力的、缺少抵质押物、对金额及期限有灵活性要求的农户。“惠农e贷”还根据农户生产、供销和信用等情况,通过整村推进、银政合作等多渠道,收集村民大数据,利用线上村民信贷档案系统,自行抓取数据,自动根据模型生成授信额度。
为了让现代金融服务惠及广大农民,农行姜堰支行顺应农业农村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的新趋势,积极响应农总行实施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一号工程”,着力打造“惠农e贷”线上融资体系。
今年以来,农行姜堰支行纵深推进“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项目下普惠金融“惠农e贷”新模式,工作人员主动对接农业农村部门,走村入户调查了解客户信息,分门别类将从事粮食种植、水产养殖、农家乐、农副产品经纪等特色产业的农户和经营户列入项目准入“白名单”,项目化运作、批量获客、线上操作。至9月末,16个“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项目获批,授信5.16亿元,用信3.23亿元,其中,种粮大户、里下河稻米加工、种植类家庭农场3个项目实施“白名单”客户133户,用信4509万元、用信率达66%。
今秋,位于白米镇的姜堰区苏泰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主吴爱红首次用上智能收割机。纵横驰骋在1500亩金色稻田里,智能收割机精准记录亩产量、所处经纬度等数据。吴爱红满怀感激地说,她早就想买台智能收割机,苦于资金不足,一度放弃计划。今年9月初,农行张沐支行客户经理毛晓敏上门推介“惠农e贷”,为她送来了“及时雨”。毛经理帮她下载“农行掌银”,输入基本信息,完成贷款程序,第三天就拿到了25万元贷款,买回了机器。“用上智能收割机,种田更科学,增收更有底气。”
农行姜堰支行还采取“班子成员+网点”“支行部门+网点”“本部员工+网点员工”模式,开展“万人进千村”普惠金融专题产品推介活动,将“惠农e贷”福利送到田头庭院,同时利用掌银、网银、外呼、微信等方法,多途径对接,多样化营销,建档存储客户信息。截至9月末,建档农户达到1120户,预授信客户891户。
这段时间,张甸镇大李村生猪养殖户朱炳根脸上的“愁云”总算舒展开了,去年生猪出栏之际,恰逢非洲猪瘟蔓延,村里生猪养殖户都不同程度受到损失,今年初又遇到新冠肺炎,商品流通受限,收入大减。今年二季度,生猪市场行情回暖,但是苦于没有资金支持,养殖规模受到影响。关键时刻,农行姜堰支行“惠农e贷”普惠金融部推进团队上门服务,无需担保,朱炳根获得贷款,及时采购100多头苗猪,可赶上春节前上市。“只要在审批额度内,随借随还,用多少借多少,避免资金占用和多付利息,就像银行给我配了一个‘保险柜’,是真心方便和省钱。”朱炳根开心地说。
“‘惠农e贷’是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新名片,真正让金融下乡、金融便民利民打通了‘最后一公里’,有效解决了农户担保难、贷款难、贷款慢、贷款贵问题。”农行姜堰支行行长刘敏说,至9月末,姜堰新增“惠农e贷”1.1亿元,支持农户经营户821户,网点开办率100%,乡镇覆盖率100%。下一步,农行姜堰支行将继续创新“惠农e贷”落地见效的方式,让这一“甘露”源源不断流向田间地头,力争年底前村庄覆盖率100%,扶持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